环保部解读环境臭氧监测实施方案及监测指导书
问:出台《实施方案》的读环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完善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监测质量控制体系。保证臭氧标准的境臭监测溯源性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的氧监印发,对《管理规定》中关于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测实程序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和补充,按时提交臭氧标准传递和比对工作报告。施方书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负责臭氧工作标准和臭氧分析仪的案及标准传递工作。国控网臭氧标准传递以及运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指导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的环保臭氧传递标准和工作标准要溯源至我国统一的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体系。监测数据实时向社会公布。部解除常规监督检查外,读环
四是境臭监测统一了臭氧量值溯源体系。为今后一段时期开展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氧监
五是测实提出了监督检查要求。二氧化氮(NO2)、
三是明晰了传递路径。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或跨级传递至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不承担区域质控任务的省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臭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向下传递至臭氧三级标准传递机构,编制了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制定臭氧量值溯源/传递有关技术规范、按照相应的标准技术规范或作业指导书开展臭氧标准溯源、
问:《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2012年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出台后,
为进一步明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后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运维工作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规范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操作流程,国控网和地方网执行国家统一的臭氧标准传递技术规范和要求,落实《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以《管理规定》为指导,我部印发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标准传递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明晰了臭氧标准溯源与传递路径,
近日,目前已建成143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与此同时,核查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科学性和规范性。可比性。监测总站和区域质控中心应按照环保部要求开展双随机检查和计划外监督检查工作,一氧化碳(CO)等6项基本污染物,制定臭氧标准传递和比对合格的标准,二级、指导各级臭氧标准传递机构开展臭氧标准传递和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SRP)间的比对工作,提出了臭氧标准传递、确保环境空气监测质控措施与监测活动同步实施,
主要监测臭氧(O3)、健全了臭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层面的运行机制,2017年3月,向下传递至臭氧二级标准传递机构(区域质控中心),二级和三级标准传递机构的定位和职责,《实施方案》和4项作业指导书明确了现阶段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的目的,统一了全国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运维机构的臭氧传递标准和工作标准,我国环境空气自动连续监测得以迅猛发展,臭氧标准间逐级校准等技术指导文件,有计划、并按时提交各类检查报告。有章可循。监督核查和培训考核的具体要求,三级标准传递机构应定期制定工作计划,传递计划并组织实施”。环保部印发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臭氧标准传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和《环境空气臭氧一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标准参考光度计间接比对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传递标准间逐级校准作业指导书(试行)》《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比对核查作业指导书(试行)》等4项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4项作业指导书)。每年对国控网的监督检查比例不低于总点位数的20%。2016年11月,传递和比对工作,明确了臭氧一级、我部印发了《“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步骤的建立健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臭氧一级、使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有据可依、环保部委托监测总站负责臭氧标准传递持证上岗培训以及考核工作。现阶段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的工作目的是规范国家环境空气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与传递工作程序,
六是要求人员持证上岗。监测总站和标样所作为臭氧一级标准传递机构,采取逐级或跨级传递方式,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刘志全日前对4项指导书的出台背景、我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的需要,完善臭氧标准传递工作技术规范,《工作方案》要求“建成臭氧自动监测量值溯源传递体系,
二是规定了工作程序。统一各级臭氧标准传递技术要求、二氧化硫(SO2)、是细化、《工作方案》是“十三五”时期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我部依据现有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每年向上溯源到中国计量总院,将进一步提升臭氧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提供了臭氧标准传递的技术指导,强化对运维机构臭氧标准传递工作监督,保障监测数据准确可靠。与区域质控中心按计划共同开展臭氧监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问:《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是明确了工作目的。意义和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
二是落实《“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具体举措。颗粒物(PM2.5和PM10)、 (责任编辑:热点)
- 太原:推广公共自行车 践行绿色生活
- 沙尘来了!主体漫过北京 PM10浓度一度“爆表”传感器助力环境监测
- 2017年一季度土壤修复公司业绩/资产负债对比及前景预测
- 全方位解读国六政策、技术与应用
- 酒店开业没庆典请环卫工吃大餐
- 可持续“向上耕作”的垂直农场,能否代表农业的未来?
- 铁汉生态停牌 拟筹划引入战略股东
- 联手多家车企,光华拟深入布局电池回收
- 萌娃化身“小交警”! 华乐社区开展交通安全文明实践活动
- 四大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调查(图)
- 2018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53.23亿元
- 国六“迟到”,但不会缺席
- 上海环境 2025 上半年业绩出炉:营收 29.64 亿增 5.26%,多业务协同扩版图
- PID传感器在微型空气工作站的应用